手抓蛤蟆存在中毒的可能性,但具体情况需根据接触方式和皮肤完整性判断。蛤蟆的皮肤表面可能分泌含有毒素的黏液,主要成分为蟾酥等生物碱类物质,若接触后处理不当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当皮肤存在破损或伤口时,直接抓取蛤蟆可能导致毒素通过创口进入血液,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头晕、恶心等全身反应。此外,若接触后未及时洗手,触碰眼睛、口腔等黏膜部位,也可能造成毒素吸收。若皮肤完整且接触时间较短,通常毒素难以穿透角质层,但仍有必要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接触部位。
接触蛤蟆后应避免揉搓眼睛或进食,并及时用肥皂水清洗双手15分钟以上。若出现皮肤瘙痒、肿胀或全身不适,建议尽早就医检查。日常接触野生动物时需做好防护措施,儿童尤其需避免徒手捕捉两栖类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