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裂后的处理方法需要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具体部位进行选择,常见措施包括制动固定、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康复训练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由医生明确诊断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1、制动固定
骨裂后需立即对患处进行制动处理,通常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避免骨折端移位或造成二次损伤。固定期间应减少患肢活动,必要时使用拐杖辅助行走。
2、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部分患者需补充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等促进骨骼愈合的药物,合并感染时可能需用头孢克肟分散片。
3、物理治疗
急性期48小时内可采用冰敷减轻肿胀,后期可通过红外线照射、超声波等理疗促进血液循环。术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气压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
4、手术治疗
对于移位明显、关节内骨折或开放性骨折,通常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方式包括钢板螺钉固定、髓内钉固定等,术后需严格预防感染。
5、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装置后,应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训练,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逐渐过渡到抗阻训练,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骨裂患者切忌自行复位或滥用偏方,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恢复期注意增加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摄入,戒烟戒酒以促进骨骼修复。任何功能锻炼都需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避免过早负重导致再次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