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呕吐时艾灸哪些部位合适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呕吐时艾灸通常可选择中脘穴、内关穴、足三里等部位,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艾灸通过温通经络、调节脾胃功能缓解症状,但需排除急腹症等严重情况。

1、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前正中线脐上4寸,属于任脉穴位,也是胃的募穴。艾灸此穴可通过温热刺激调节脾胃功能,缓解胃气上逆引起的呕吐。操作时需注意保持皮肤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单次艾灸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

2、内关穴

该穴位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属于手厥阴心包经。艾灸内关穴能宽胸理气、和胃降逆,对神经性呕吐、晕动症等有效。建议配合温和的雀啄灸法,以穴位处皮肤微微潮红为度。

3、足三里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是足阳明胃经合穴。艾灸此穴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改善消化不良导致的呕吐。临床常采用回旋灸法,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环形移动,每日1次为宜。

艾灸前后需保持环境通风,施灸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若呕吐伴随剧烈腹痛、呕血、意识障碍等症状,或艾灸后症状未缓解反而加重,应立即停止并就医。孕妇、皮肤破损者及有出血倾向患者慎用此法,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进行穴位选择和施灸操作。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