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同型半胱氨酸偏低是怎么回事

何静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同型半胱氨酸偏低可能与遗传代谢异常、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肝脏疾病、药物影响以及蛋白质摄入不足等因素有关,建议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1、遗传代谢异常

部分人群因基因突变导致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途径异常,例如MTHFR基因突变可能影响酶活性,使同型半胱氨酸无法正常转化为其他物质,从而检测值偏低。

2、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

维生素B12和叶酸是参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重要辅酶,若长期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可能导致代谢受阻,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正常范围。

3、肝脏疾病

肝脏是代谢同型半胱氨酸的主要器官,若存在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可能导致代谢功能下降,使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降低。

4、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如甲氨蝶呤可能干扰叶酸代谢,长期使用可能间接影响同型半胱氨酸的合成与分解,导致其水平异常。

5、蛋白质摄入不足

同型半胱氨酸由蛋氨酸转化而来,若长期饮食中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能导致其生成减少,从而检测值偏低。

若检查发现同型半胱氨酸偏低且伴随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如肝功能、维生素水平检测或基因分析,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或治疗方案。日常需注意均衡营养,避免盲目限制蛋白质摄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