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黄疸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过高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常见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胆红素沉积于脑组织可能导致脑细胞损伤,严重时可引发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
该病的发生与胆红素代谢异常密切相关。新生儿溶血性疾病如ABO溶血、Rh溶血会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生成过量未结合胆红素。早产儿肝脏酶系统发育不完善,胆红素结合能力低下,加之血脑屏障功能脆弱,使得游离胆红素易穿透屏障沉积在基底神经节、脑干等区域。典型症状包括皮肤巩膜黄染进行性加重、反应迟钝、吸吮力减弱,严重时出现角弓反张、惊厥等神经系统表现。临床通过经皮胆红素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检测结合颅脑MRI检查可明确诊断。
新生儿出现皮肤黄染范围扩大、精神状态改变时,应立即就医监测胆红素水平。治疗主要采用蓝光照射促进胆红素分解,严重病例需换血疗法。药物方面可遵医嘱使用苯巴比妥诱导肝酶活性,白蛋白注射液辅助结合胆红素。家长需注意观察婴儿喂养情况、大小便颜色变化,定期进行新生儿随访评估神经发育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