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脱肛是什么意思

李俊 肛肠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脱肛在医学上称为直肠脱垂,是指直肠黏膜或全层肠壁从肛门向外脱出的现象,常见于长期便秘、分娩损伤或盆底肌松弛的人群。其主要表现为排便时肛门有肿物脱出,可能伴随出血、疼痛等症状。

1、长期腹压增高

长期便秘、慢性咳嗽或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等因素会导致腹压持续升高,使直肠受到向下推力,逐渐与周围组织分离并脱出肛门。这类患者通常伴有排便费力、肛门坠胀感。

2、盆底肌松弛

多次分娩、年老体弱或神经损伤可能导致盆底肌肉和韧带松弛,失去对直肠的固定作用。特别是经产妇女,由于分娩时肛提肌过度拉伸,产后未及时恢复易引发直肠下垂。

3、先天发育异常

儿童骶骨弯曲度较小、直肠周围组织发育不全等情况,可能导致直肠缺乏足够支撑。这类患儿常在腹泻或哭闹时出现肛门处红色肿物,便后可自行回纳。

若发现肛门有肿物反复脱出,应及时到肛肠外科就诊。日常应注意避免久蹲、久坐,积极治疗慢性咳嗽和便秘,进行提肛运动锻炼盆底肌群,严重者需通过手术固定直肠。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