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腔是围绕在肺脏周围的一个潜在腔隙,通常具有封闭性、负压状态、含少量浆液、分界清晰以及动态变化等特征。这些特点对维持正常呼吸功能至关重要。
1、封闭性
胸膜腔由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共同围成,正常情况下与外界不相通,形成一个密闭的腔隙。这种封闭性保证了胸腔内压力的稳定,避免气体或液体异常进入。若因外伤或疾病导致胸膜破裂,可能引发气胸或胸腔积液。
2、负压状态
胸膜腔内通常维持约-5至-10cmH₂O的负压,这种负压环境使肺脏保持扩张状态,与胸廓的运动同步。吸气时负压增大,促进肺泡扩张;呼气时负压减小,帮助气体排出。负压丧失会导致肺萎陷,影响通气功能。
3、含少量浆液
腔内含有约3-15ml的浆液,由胸膜间皮细胞分泌,主要成分是透明质酸和磷脂。这些液体可减少呼吸时两层胸膜间的摩擦,同时通过淋巴系统动态循环,维持润滑与代谢平衡。液体过多则形成胸腔积液,需临床干预。
4、分界清晰
脏层胸膜紧密覆盖肺表面并深入叶间裂,壁层胸膜贴附于胸壁内面、膈肌和纵隔,两层在肺门处延续。这种明确分界使胸膜腔在解剖和影像学检查中易于辨识,有助于诊断胸膜增厚、粘连等病变。
5、动态变化
胸膜腔的容积和压力随呼吸运动不断变化。吸气时膈肌收缩,胸腔容积扩大,负压增加;呼气时胸腔回缩,负压减小。这种动态平衡保障了肺通气的有效性,病理状态下可能出现呼吸相关性胸痛或呼吸困难。
日常需注意避免胸部外伤,预防呼吸道感染。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或咳嗽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胸部X线或超声检查,以评估胸膜腔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