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确实可能导致脱水,尤其在频繁或大量排便的情况下。由于肠道蠕动加快和水分吸收减少,体液及电解质会通过粪便大量流失,若未能及时补充,可能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等。
腹泻引发脱水的主要机制包括肠道分泌增加和吸收功能受损。当病原体刺激肠黏膜或肠道渗透压改变时,会促使大量液体进入肠腔。儿童因体液占比更高,且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发生脱水的风险较成人增加2-3倍。老年群体因口渴反应迟钝和肾功能减退,也属于高危人群。
预防脱水需在腹泻初期开始口服补液,使用含适量葡萄糖和电解质的溶液效果最佳。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低渗口服补液盐能提升水分吸收率30%以上。若出现持续呕吐、意识改变或8小时无尿等情况,提示中重度脱水,需立即静脉补液治疗。哺乳期婴儿应维持正常喂养,同时增加补液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