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心衰有哪些危害,还有救吗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心力衰竭的危害主要包括多器官功能损伤、猝死风险增加以及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等,但通过规范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改善症状并延长生存期。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综合管理,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1、多器官功能损伤

心力衰竭会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引发全身器官供血不足。肾脏血流减少可能引起肾功能不全,肝脏瘀血可导致肝功能异常,长期肺瘀血可能诱发肺动脉高压,脑部供血不足可能引发认知功能障碍,这种多系统损害会形成恶性循环加速病情进展。

2、猝死风险增加

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每年猝死发生率可达5-10%,主要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心肌重构导致电活动不稳定,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会加剧这种风险,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更易发生急性心肌缺血事件。

3、生活质量下降

患者常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严重者静息状态下即有憋喘。体液潴留导致双下肢水肿、腹水等症状,日常活动能力受限,反复住院治疗会造成心理焦虑和抑郁。

目前临床上采用分级诊疗策略,Ⅰ-Ⅱ级心功能患者主要使用诺欣妥、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进行神经内分泌调控,配合利尿剂改善症状。对于QRS波增宽的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能显著改善心室收缩协调性。终末期患者可考虑左室辅助装置或心脏移植,新型药物如SGLT2抑制剂已被证实可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21%。建议患者每日监测体重变化,控制液体摄入量在1500-2000ml,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小于2g),定期复查BNP和心脏超声评估治疗效果。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