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溶解在医学上称为横纹肌溶解症,通常由剧烈运动、肌肉挤压伤或药物毒物等因素引起。其本质是肌肉细胞破裂后肌红蛋白等物质释放入血,可能引发急性肾损伤等并发症。
1、剧烈运动
突然进行高强度或长时间的运动,如马拉松、深蹲等无氧运动,会导致肌肉过度收缩和缺血。肌细胞因缺氧和能量耗竭发生坏死,释放大量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患者可能出现肌肉酸痛、乏力及尿液呈茶色等症状,需及时补液促进代谢物排出。
2、肌肉挤压伤
交通事故、地震压砸等外伤可直接损伤肌肉组织,长期保持同一姿势造成的压迫性损伤也会引发肌肉坏死。这种情况常伴随皮肤破损或骨折,需立即解除压迫,进行清创处理,并监测肾功能指标。严重者可能需要血液净化治疗。
3、药物或毒物影响
他汀类降脂药、镇静剂等药物可能干扰肌肉细胞代谢,酒精、蛇毒、有机磷农药等有毒物质可直接破坏细胞膜结构。此类患者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使用碳酸氢钠注射液碱化尿液,必要时静脉滴注甘露醇促进毒素排泄。
若出现明显肌痛、尿量减少或尿色异常,建议及时到急诊科就诊。治疗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及肾功能,每日饮水量建议维持在2000-3000ml,避免食用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等,防止发生高钾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