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态显像的危害主要包括辐射暴露、过敏反应、注射部位反应等,但整体安全性较高,通常可遵医嘱进行检查。该检查通过注射放射性显像剂观察肾脏血流和功能,需在医生评估后进行。
1、辐射暴露
肾动态显像使用的显像剂含有微量放射性核素,如锝-99m标记的化合物。尽管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但多次接受此类检查可能产生累积效应,对敏感人群如儿童需谨慎评估必要性。
2、过敏反应
部分人群可能对显像剂中的成分过敏,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或呼吸困难。这种情况较为罕见,检查前需主动向医生告知过敏史,必要时可进行过敏测试或更换显像剂类型。
3、注射部位反应
静脉注射显像剂可能引起穿刺点疼痛、肿胀或瘀青,通常1-2天自行消退。注射过程中若操作不当,存在局部感染风险,需确保使用无菌器械并由专业人员操作。
检查后建议多饮水促进显像剂代谢,哺乳期女性需暂停哺乳24小时。若检查后出现心慌、发热等异常症状,应及时联系医务人员。检查前需配合医生完善肾功能、心电图等基础评估,确保检查安全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