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是否严重通常与其分期有关,多数情况下早期内痔症状较轻,但若发展为Ⅲ期或Ⅳ期则可能引发较严重的并发症。内痔根据脱出情况分为四期,不同阶段的症状表现和风险程度存在差异。
1、Ⅰ期内痔
此时痔核较小且位于肛管内,主要表现为无痛性便血,血液呈鲜红色且附着于粪便表面。此阶段症状较轻微,一般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但需警惕长期出血导致的潜在贫血风险。
2、Ⅱ期内痔
排便时痔核会脱出肛门,但便后能自行回纳。便血频率可能增加,伴随肛门坠胀或异物感。此阶段虽可能出现间歇性症状加重,但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改善排便习惯通常可控。
3、Ⅲ期和Ⅳ期内痔
痔核脱出后无法自行回纳,需用手托回或持续脱垂在肛门外。此阶段易发生嵌顿,导致剧烈疼痛、局部水肿甚至血栓形成。反复摩擦还可能引起黏膜破损、感染,严重时可能诱发贫血或肛周脓肿。
若内痔长期未规范处理,可能因持续出血导致血红蛋白下降,出现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日常需保持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或用力排便。出现肛门肿物脱出、持续出血等情况时,应及时到肛肠科就诊评估,根据痔核大小和症状程度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