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患者一般不建议吃糖,但具体情况需结合病情判断。若处于症状急性期,糖分可能加重胃肠刺激;若恢复期症状缓解,可适量摄入易消化糖类。
急性胃肠炎患者的胃肠黏膜存在炎症反应,消化功能较弱。高糖食物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导致胃部灼热感或疼痛加重。部分含糖量高的食物还可能增加肠道渗透压,引发渗透性腹泻,使水样便症状恶化。对于乳糖不耐受患者,含乳糖的糖类食物可能诱发腹胀、肠鸣等不适。
若患者呕吐、腹泻等症状已基本缓解,且没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可尝试少量摄入葡萄糖、麦芽糖等易吸收的单糖或双糖。但需避免一次性摄入超过15克的糖分,且不宜选择含果糖较高的蜂蜜、果汁或含乳糖的奶制品。同时需观察进食后是否出现腹痛加剧、排便次数增多等不良反应。
急性胃肠炎发作期间应以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如米汤、稀粥等。恢复饮食过程中建议遵循“从少到多、从稀到稠”的原则,若需补充能量可优先选择口服补液盐。若进食后出现持续不适,应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通过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