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严重时,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抑酸药、胃黏膜保护药、解痉药等药物来缓解疼痛,必要时需结合抗感染治疗或手术干预。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因选择,避免自行盲目使用。
1、抑酸药
这类药物能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黏膜的刺激。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等,适用于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疼痛。部分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头痛或腹胀,需定期复查。
2、胃黏膜保护药
此类药物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硫糖铝混悬凝胶、枸橼酸铋钾颗粒等。对于急性胃炎、酒精刺激导致的胃痛效果较好,但长期服用可能引起便秘,建议短期使用。
3、解痉药
匹维溴铵片、消旋山莨菪碱片、颠茄片等药物能缓解平滑肌痉挛,适用于胃痉挛引起的剧烈绞痛。青光眼患者禁用此类药物,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口干、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
4、抗生素治疗
若胃疼伴随幽门螺杆菌感染,常需联合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进行根除治疗。用药需严格遵循疗程,避免随意停药导致耐药。
5、手术治疗
当胃疼由胃穿孔、胃癌等严重疾病引起时,需通过腹腔镜修补术或胃部分切除术等外科手段干预。术后需配合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
出现严重胃疼时建议立即禁食,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若疼痛持续超过6小时不缓解或伴有呕血、黑便等症状,需紧急就医进行胃镜或CT检查。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提前告知医生自身情况再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