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日常护理等,需根据具体类型和严重程度遵医嘱选择合适方案。常见方法包括抗炎、抗过敏药物,鼻腔冲洗,必要时手术干预等。
1、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减轻鼻腔黏膜炎症反应。若存在过敏因素,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急性鼻炎合并细菌感染时,可选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鼻塞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但需避免连续使用超过7天以防药物性鼻炎。
2、物理治疗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每日1-2次可改善鼻腔通气。蒸汽吸入能湿润鼻腔黏膜,缓解干燥性鼻炎症状。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考虑脱敏治疗,通过逐渐暴露于过敏原提高耐受性,疗程通常持续3-5年。
3、手术治疗
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或结构性异常患者。鼻内镜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可改善持续性鼻塞,手术时间约30-60分钟,术后需定期清理鼻腔。合并鼻中隔偏曲者可行鼻中隔矫正术,鼻息肉患者需进行息肉摘除术,术后复发率约15%-20%。
日常需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在40%-60%。冬季外出佩戴口罩可减少冷空气刺激,建议每周更换1次床单被罩。若出现持续鼻出血、嗅觉减退或头痛等症状,应及时进行鼻内镜和过敏原检测。所有治疗方案均需在耳鼻喉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滥用血管收缩剂或激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