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慢性活动性肝炎是什么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慢性活动性肝炎是一种以肝脏持续炎症和肝细胞损伤为特征的慢性肝脏疾病,通常由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若不及时干预,可能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该疾病的发生主要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及长期接触肝毒性物质有关。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通过破坏肝细胞引发持续性炎症,而自身免疫性肝炎则是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细胞所致。病理上表现为肝组织内淋巴细胞浸润和纤维化形成,血清转氨酶如ALT、AST水平持续升高。患者常见症状包括持续乏力、皮肤巩膜黄染、食欲减退、右上腹隐痛,部分可能出现蜘蛛痣或肝掌。病情进展时,肝脏合成功能下降可能导致凝血异常或腹水。

确诊需结合肝功能检查、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及肝穿刺活检。治疗方面,病毒性肝炎需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索磷布韦等抗病毒药物;自身免疫型可选用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日常应严格戒酒,避免高脂饮食,限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肝损伤药物。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水肿等情况应及时肝病科就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