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更换的牙齿通常是乳牙,包括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和第二乳磨牙。这些乳牙会在恒牙萌出时逐渐脱落,替换为恒牙。
1、乳中切牙
乳中切牙位于上下颌前部正中位置,即常说的门牙,通常在6-7岁时脱落并被恒中切牙取代。此时可能出现牙齿轻微松动或牙龈发红,属于正常现象。
2、乳侧切牙
乳侧切牙紧邻中切牙,上下颌各两颗,一般在7-8岁更换为恒侧切牙。若发现乳牙滞留(未脱落而恒牙已萌出),建议及时检查是否需要拔除乳牙。
3、乳尖牙
乳尖牙位于侧切牙后方,上下颌各两颗,形似尖锥,俗称犬齿。其替换时间较晚,通常在9-12岁脱落并由恒尖牙替代。若恒尖牙萌出位置异常,可能影响咬合功能。
4、第一乳磨牙
第一乳磨牙位于乳尖牙后方,上下颌各两颗,通常在9-11岁被第一前磨牙替换。这类牙齿承担主要咀嚼功能,替换期间需注意口腔清洁,避免食物残渣滞留引发龋齿。
5、第二乳磨牙
第二乳磨牙位于乳牙列最末端,上下颌各两颗,替换时间最晚,多在10-12岁由第二前磨牙替代。若恒牙先天缺失,可能导致乳牙长期滞留,需通过X线检查确认。
孩子换牙期间应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舔舐松动的乳牙。若发现乳牙未脱落而恒牙已萌出、乳牙滞留超过正常替换时间,或出现牙齿排列不齐等问题,建议到口腔科就诊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