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哮喘的常用喷雾剂主要包括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抗胆碱能药物、复方制剂以及白三烯调节剂等类型,需遵医嘱选择。
1、速效β2受体激动剂
这类药物能快速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急性哮喘发作。常用药物包括沙丁胺醇气雾剂、特布他林雾化液等,通常在接触过敏原或运动前使用,可预防症状加重。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β2受体,促使支气管扩张,但长期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心悸等副作用。
2、糖皮质激素
通过抑制气道炎症反应控制哮喘进展,代表药物有布地奈德吸入粉雾剂、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这类药物需长期规律使用,可减少急性发作频率,改善肺功能。吸入给药能降低全身副作用,但使用后需漱口以防口腔念珠菌感染。
3、抗胆碱能药物
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通过阻断M胆碱受体减少支气管黏液分泌,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或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与β2受体激动剂联用可增强支气管舒张效果,但可能引起口干、排尿困难等抗胆碱能反应。
4、复方制剂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复合制剂同时包含支气管扩张剂和抗炎成分,能简化用药方案,提高依从性。这类药物适用于中重度持续性哮喘的长期控制,需严格按剂量使用以防药物过量。
5、白三烯调节剂
如孟鲁司特钠颗粒,通过抑制白三烯的炎症介质释放改善气道高反应性。虽然非吸入剂型,但可与喷雾剂联用增强疗效,尤其适用于阿司匹林哮喘或运动诱发型哮喘患者,需注意可能出现的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
哮喘患者需定期进行肺功能评估,根据病情分级调整治疗方案。所有药物均应在呼吸科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突然停药。急性发作时若喷雾剂无法缓解症状,应立即就医接受系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