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剂过敏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对症处理以及支持治疗等,需根据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方式。出现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造影剂,并在医生指导下处理。
1、抗组胺药物
轻度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荨麻疹等,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药物。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缓解过敏症状,但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
2、糖皮质激素
中度过敏反应如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时,需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甲泼尼龙片、泼尼松龙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此类药物能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组织水肿,通常需静脉给药以快速起效。
3、肾上腺素
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时,需立即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液。该药物能收缩血管、提升血压并扩张支气管,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
4、对症处理
针对不同症状采取相应措施,如吸氧改善缺氧、静脉补液维持循环稳定。若出现气道梗阻可能需气管插管,血压持续下降时需使用升压药物维持生命体征。
5、支持治疗
持续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迟发型过敏反应,需观察24-48小时,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清除体内残留造影剂。
日常应注意在造影检查前详细告知医生过敏史,检查后留观至少30分钟。若出现面部潮红、心悸等不适症状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既往有造影剂过敏史者,再次检查前应进行预防性抗过敏治疗并更换造影剂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