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进性肾炎通常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分为Ⅰ型、Ⅱ型、Ⅲ型三种主要类型,部分情况下还可能存在其他特殊类型。具体分型需通过肾活检结合免疫病理检查明确,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案存在差异。
1、Ⅰ型(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型)
此型主要由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介导,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到抗GBM抗体。病理表现为基底膜线性免疫复合物沉积,常伴有新月体形成。部分患者可能合并肺出血,称为Goodpasture综合征。确诊后需及时进行血浆置换联合免疫抑制治疗。
2、Ⅱ型(免疫复合物沉积型)
该型与循环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沉积有关,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狼疮性肾炎或IgA肾病进展所致。肾组织免疫荧光可见颗粒状沉积物,多伴有补体激活。治疗需针对原发病,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
3、Ⅲ型(寡免疫复合物型)
此型多与ANCA相关小血管炎相关,肾组织内缺乏明显免疫复合物沉积。患者血清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常呈阳性,病理可见坏死性血管炎改变。需采用激素冲击治疗联合利妥昔单抗或环磷酰胺。
其他特殊类型包括药物相关性急进性肾炎、感染后非典型类型等,需结合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若出现血尿、蛋白尿伴肾功能急剧恶化,建议立即到肾内科就诊完善抗GBM抗体、ANCA检测及肾穿刺活检,根据分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