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黄芩是凉性还是热性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黄芩药性偏寒,味苦,属于清热类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其寒性特质使其在中医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需结合体质和病情合理使用。

1、清热燥湿

黄芩性寒能清热,味苦可燥湿,常用于治疗湿热内蕴引起的腹泻、黄疸、淋证等。其有效成分可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湿热环境。

2、泻火解毒

针对肺热咳嗽、高热烦渴等实火证候,黄芩可清泻上焦之火。现代研究显示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缓解咽喉肿痛等症状。

3、凉血止血

对于血热妄行导致的吐血、衄血,黄芩通过清热凉血达到止血效果。其止血机制涉及促进血小板聚集和收缩血管,适用于热性出血证。

4、安胎作用

妊娠期血热胎动不安时,黄芩配伍白术可清热安胎。药理研究表明其能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5、抗菌消炎

黄芩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其抗菌谱较广,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化脓性疾病等细菌性感染。

使用黄芩需注意体质辨证,脾胃虚寒者慎用,长期服用可能影响消化功能。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避免与苦寒药物过量同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孕妇使用前应严格咨询专业医师,确保用药安全性。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