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可能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造成危害,长期暴露还可能增加致癌风险。其健康危害主要包括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引发癌症、影响儿童生长发育以及加重原有慢性疾病等。
1、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雾霾中的PM2.5等细小颗粒物可直接进入呼吸道深部,刺激支气管黏膜并引发炎症反应。长期暴露会导致咳嗽、痰多等症状,可能诱发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严重时可引发肺部感染。
2、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颗粒物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这种损伤可能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增加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
3、引发癌症风险
雾霾中含有的多环芳烃、重金属等致癌物质可通过呼吸进入人体。长期接触这些一类致癌物会损伤细胞DNA,特别是可能诱发肺癌。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空气污染每年导致全球约420万人死于相关疾病。
4、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儿童呼吸频率高且肺部发育未完善,雾霾暴露可能影响肺泡发育和肺功能成熟。研究表明,PM2.5暴露与儿童认知能力下降、注意力缺陷等神经发育问题存在关联,还可能增加未来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5、加重原有慢性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雾霾天气易出现急性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症状可能恶化,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并发症风险也会因全身炎症反应加剧而升高。
雾霾天气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必要外出时建议佩戴符合N95标准的防护口罩。室内可使用空气净化设备,注意保持环境湿度在40%-60%之间。敏感人群如出现持续咳嗽、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慢性病患者需加强病情监测和药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