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电针灸治疗的利与弊是什么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电针灸治疗通常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调节神经功能等益处,但也可能存在皮肤刺激、操作不当引发不适以及效果个体差异等弊端。以下从利弊两方面具体分析:

1、促进血液循环

电针灸通过电流刺激穴位,可增强局部血管扩张,加速血流速度,从而改善组织供氧和代谢。例如对于肩周炎或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该作用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

2、缓解疼痛

电流刺激可促进内啡肽等镇痛物质分泌,同时抑制痛觉信号传导。临床常用于治疗偏头痛、骨关节炎等慢性疼痛,部分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可下降30%-50%。

3、调节神经功能

特定频率的电流能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对失眠、焦虑等神经功能紊乱具有调节作用。研究显示规范治疗可使60%以上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改善。

1、皮肤刺激风险

电流强度过高或皮肤敏感者可能出现红斑、瘙痒等症状。曾有案例显示,糖尿病患者因皮肤修复能力差,治疗后出现局部表皮破损。

2、操作不当风险

非专业人员施针可能导致晕针、滞针或穴位误刺。某研究统计显示,约5%的不规范操作会引发短暂性心悸或头晕等不良反应。

3、效果个体差异

因体质差异,约20%-30%患者对电刺激敏感度较低。如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可能因神经传导障碍导致治疗效果受限。

接受电针灸治疗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治疗前需告知医师过敏史和基础疾病。若出现持续刺痛或皮肤异常反应,应立即终止治疗并就医处理。建议根据具体病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避免与其他理疗项目盲目叠加使用。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