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车可以通过调整体位、按压穴位、服用药物、视觉调整以及适当休息等方法快速缓解,建议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晕车在医学上称为晕动病,主要与前庭功能敏感、视觉冲突等因素有关。
1、调整体位
晕车时应尽量选择靠窗或前排座位,保持身体稳定,减少头部晃动。可以调整座椅角度至半卧位,有助于缓解内耳前庭系统受到的刺激。避免在乘车时转身或频繁移动,以降低平衡系统紊乱的风险。
2、按压穴位
用拇指按压内关穴(手腕横纹上三横指处)或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3-5分钟,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缓解恶心呕吐症状。也可用清凉油涂抹太阳穴,通过清凉感转移注意力。
3、服用药物
乘车前30分钟遵医嘱服用苯海拉明片、茶苯海明片或异丙嗪片等抗组胺药物,能有效抑制前庭神经兴奋。儿童可选用东莨菪碱贴片,需提前4小时贴于耳后皮肤。
4、视觉调整
注视车外远处固定物体,保持视野与身体运动感知一致。避免阅读书籍或观看手机屏幕,关闭车窗遮阳帘以减少视觉信息冲突,降低感觉系统不协调引发的眩晕感。
5、适当休息
闭目养神能减少视觉和前庭系统的信息冲突,使用U型枕固定头部。睡眠是缓解晕车的有效方式,但需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乘车前应避免过饱或空腹,保持车厢空气流通。频繁发生晕车或伴有严重呕吐者,需排查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疾病。服用晕车药后禁止驾驶车辆,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患者需谨慎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