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慢性肝衰竭的原因是什么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慢性肝衰竭可能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或毒物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代谢性疾病等原因有关。具体病因需结合病史及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病毒性肝炎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常见原因。病毒长期复制可引发肝脏慢性炎症,导致肝细胞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逐渐发展为肝硬化,最终引起肝功能失代偿。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腹水、凝血功能异常等症状。

2、酒精性肝病

长期酗酒会导致肝脏脂肪变性、酒精性肝炎和肝纤维化。乙醇代谢产生的乙醛可直接损伤肝细胞线粒体,抑制蛋白质合成,同时激活星状细胞促进胶原沉积。戒酒是阻止病情进展的关键措施。

3、药物或毒物损伤

长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抗结核药物或接触工业化学物质(如四氯化碳)可造成肝细胞坏死。药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毒性中间产物超过肝脏解毒能力时,会引起氧化应激反应,导致肝细胞凋亡。

4、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疾病可导致持续性肝脏损伤。患者体内异常产生的抗核抗体等自身抗体会攻击肝细胞或胆管上皮细胞,引发慢性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进程。

5、代谢性疾病

Wilson病引起的铜代谢障碍、血色病导致的铁过载等遗传代谢异常,均会造成金属离子在肝脏异常沉积,干扰细胞正常功能。这类疾病通常伴有其他系统症状,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

若存在长期乏力、食欲减退、皮肤黄染等症状,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通过肝功能、影像学及病原学检查明确病因。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同时注意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严格戒酒并保持均衡营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