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症在医学上称为躁狂发作,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典型表现,常见症状包括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冲动行为以及躯体症状等。若出现相关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情感高涨
患者常表现出异常兴奋或易怒,自我感觉良好,容易因小事发脾气。例如可能突然大笑或情绪激动,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这种情绪状态通常与环境不协调且难以自控。
2、思维奔逸
患者的思维速度明显加快,表现为语速急促、话题跳跃,说话内容可能缺乏逻辑性。例如会在短时间内从工作话题突然转向家庭琐事,甚至出现夸大妄想,如坚信自己有特殊能力或财富。
3、活动增多
患者精力异常旺盛,常不停忙碌但效率低下。可能通宵工作、频繁购物或过度社交,同时睡眠需求显著减少,每天仅睡2-3小时仍不觉得疲倦。
4、冲动行为
自制力下降易导致高风险行为,如无节制消费、投资或参与危险活动。部分患者会出现性欲亢进、酗酒等行为,可能伴有攻击倾向,这些行为往往会给自身或他人带来严重后果。
5、躯体症状
常见交感神经兴奋表现,包括食欲亢进但体重下降、面部潮红、手心出汗等。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心悸等躯体不适,这些症状与持续亢奋状态引发的代谢加速有关。
躁狂发作需要与器质性疾病、药物反应等进行鉴别。建议出现上述表现时尽早就诊精神心理科,通过精神检查、量表评估等明确诊断。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通常采用情感稳定剂联合心理治疗,患者及家属应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