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受伤后如何正确处理

王国文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受伤后的正确处理通常包括清洁伤口、压迫止血、消毒包扎、药物治疗以及及时就医等步骤,具体方法需根据受伤程度决定。若出现严重出血或感染等情况,需立即前往医院处理。

1、清洁伤口

受伤后应立即使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表面,去除污物、沙砾等异物。若伤口位于四肢,可抬高患肢减少出血。避免使用酒精直接冲洗破损皮肤,以免刺激创面。

2、压迫止血

用无菌纱布或清洁布料持续按压出血部位,手指受伤可捏住指根两侧血管。头部外伤需用绷带环形包扎止血,压力需持续5-10分钟直至出血停止,切忌频繁打开查看。

3、消毒包扎

使用碘伏棉球由伤口中心向外周螺旋式消毒,范围需超过创面边缘2cm。覆盖无菌纱布后用胶布或弹性绷带固定,关节部位可用网状弹力绷带,保持敷料干燥清洁每日更换。

4、药物治疗

浅表擦伤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疼痛明显可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动物抓咬伤需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片等抗生素预防狂犬病。

5、就医处理

当伤口深达皮下、出血呈喷射状或持续20分钟不止,以及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时,需立即到急诊科处理。开放性骨折需用夹板固定后转运,化学烧伤需持续冲洗30分钟以上再就医。

受伤后24小时内可局部冷敷减轻肿胀,72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恢复。所有开放性伤口均需警惕破伤风风险,糖尿病患者、免疫低下者出现伤口愈合延迟应及时复诊。治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均衡营养摄入有助于组织修复。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