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肌肉疼痛、结膜充血、出血倾向以及肝肾功能损伤等。该病由钩端螺旋体感染引起,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轻重不一。
1、发热
患者感染后常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可能伴随寒战、头痛等症状。发热通常持续5-7天,部分病例出现双峰热型,即体温短暂下降后再次升高。
2、肌肉疼痛
以腓肠肌(小腿后侧)剧烈疼痛为典型特征,触痛明显,严重时影响行走。其他肌群如腰背部和大腿也可能出现酸痛,活动时加重。
3、结膜充血
早期即可出现眼部结膜显著充血,但无分泌物或畏光表现。这种充血呈持续性,与普通结膜炎不同,可作为鉴别点之一。
4、出血倾向
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瘀点、鼻出血、咯血甚至消化道出血。这与病原体释放毒素导致毛细血管损伤及凝血功能异常有关。
5、器官损伤
严重病例可能出现黄疸、少尿或无尿等肝肾综合征表现,或伴有肺弥漫性出血。部分患者后期可能出现脑膜刺激征等神经系统症状。
该病早期症状与流感相似,若在疫区接触疫水后出现高热、肌痛等症状,应及时到感染科就诊。确诊需结合病原体分离或血清学检测,早期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日常需避免接触可能被污染的水源,从事高危职业者应做好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