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包括禁食和胃肠减压、补液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其他治疗,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患者需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1、禁食和胃肠减压
发生肠梗阻后需立即禁食,通过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可减少胃肠道积气积液,降低肠腔内压力,缓解腹胀症状。此方法适用于不完全性肠梗阻或术前准备阶段。
2、补液治疗
需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等补充液体,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严重呕吐者需监测血钾、钠离子浓度,必要时补充碳酸氢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3、药物治疗
合并细菌感染时需使用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控制感染。肠痉挛引起的梗阻可肌肉注射阿托品解痉,剧烈腹痛者可短期使用布洛芬止痛,但需排除绞窄性肠梗阻后才可用镇痛剂。
4、手术治疗
完全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或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行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或肠造口术。腹腔镜手术适用于部分粘连性肠梗阻,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5、其他治疗
低位结肠梗阻可进行温盐水灌肠促进排便,肿瘤性梗阻可通过内镜下支架置入缓解症状。术后早期需配合腹部按摩、适当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
日常需注意术后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半流质。若出现持续腹痛、呕吐或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所有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禁止自行服用泻药或止痛药物,以免掩盖病情或加重肠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