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是指产妇分娩后身体逐渐恢复到孕前状态的一段时间,通常为6周左右。该阶段是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全身各器官功能恢复的重要时期,需特别关注生理及心理变化。
1、生理恢复
分娩后子宫通过收缩逐渐缩小至孕前大小,同时排出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组织的恶露,恶露颜色由红变淡,约持续4~6周。会阴或剖宫产切口在此期间逐渐愈合,乳腺开始分泌乳汁以满足哺乳需求。
2、心理调适
部分产妇可能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或产后抑郁倾向,与激素水平骤降、角色转变及育儿压力有关。家属应给予情感支持,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3、生活护理
需保持充足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饮食宜营养均衡,增加蛋白质、铁元素摄入促进恢复;注意个人卫生,勤换产褥垫、温水清洁会阴,防止感染。室内适当通风,维持适宜温湿度。
若产褥期出现发热、恶露异味、出血量突增或情绪持续低落等情况,应及时就医。科学进行产后康复锻炼,如凯格尔运动,有助于盆底肌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