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减充血剂常见药物主要包括鼻用喷雾剂、滴鼻液及口服类药物,需遵医嘱使用。此类药物可收缩鼻腔血管,快速缓解鼻塞,但需注意使用时长以避免不良反应。
1、鼻用喷雾剂
常用药物包括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盐酸萘甲唑啉喷雾剂等。这类药物可直接作用于鼻腔黏膜,通过收缩血管减少充血和肿胀,起效迅速。但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7天,否则可能引发药物性鼻炎。
2、滴鼻液
如呋麻滴鼻液、盐酸赛洛唑啉滴鼻液等溶液制剂。其中呋麻滴鼻液含呋喃西林和麻黄碱,兼具抗菌与收缩血管作用,适用于感染性鼻塞。使用时需严格控制剂量,避免液体倒流至咽喉引发刺激。
3、口服药物
常见如伪麻黄碱片、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等。口服减充血剂通过全身作用缓解鼻腔黏膜水肿,适合伴全身症状的鼻塞患者。但高血压、青光眼患者需慎用,可能引起心悸、升压等副作用。
使用鼻腔减充血剂需严格遵循医嘱,鼻用制剂每日使用不超过3次,疗程控制在1周内。若鼻塞持续未缓解或伴脓涕、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排查鼻窦炎、鼻息肉等器质性疾病,避免自行长期用药导致黏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