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中药主要有三七、白及、仙鹤草等,这些药物在中医理论中具有不同的止血功效,但需遵医嘱辨证使用。
1、三七
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作用,其止血机制与促进血小板聚集和收缩局部血管有关。中医常用于咳血、吐血、便血及外伤出血等情况,尤其适用于出血兼有瘀滞者,既能止血又不留瘀。现代研究表明,三七中的皂苷类成分可改善微循环,对内外出血均有疗效。
2、白及
白及以收敛止血、生肌敛疮为特点,其胶质成分可在创面形成保护膜。多用于肺胃出血,如肺结核咯血、胃溃疡出血等黏膜损伤性出血,对手术创面渗血也有改善作用。使用时多研磨成粉冲服,与海螵蛸配伍可增强止血效果,但外感咳血者慎用。
3、仙鹤草
仙鹤草又称脱力草,具有收敛止血、补虚止痢的功效,擅长治疗咯血、崩漏、尿血等虚损性出血。其醇浸膏能缩短凝血时间,对子宫出血效果显著。民间常用仙鹤草30-60克煎服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常与地榆炭、侧柏叶等配伍使用。
使用止血中药需注意辨证施治,实热出血者宜配清热凉血药,虚寒出血需配伍温经药。出血量较大或持续不止时,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查明出血原因。孕妇使用止血中药需严格遵循医师指导,部分活血止血药可能存在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