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分期通常基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情况,采用TNM分期系统分为0期、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准确分期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
1、0期:此期为原位癌阶段,肿瘤局限于胰腺导管上皮内,尚未突破基底膜。患者通常无典型症状,可能通过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预后相对较好。
2、Ⅰ期
肿瘤局限于胰腺内,直径小于等于4cm(ⅠA期)或大于4cm(ⅠB期),未侵犯邻近血管或器官。增强CT或MRI可清晰显示肿瘤边界,CA19-9可能轻度升高。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首选方案。
3、Ⅱ期
肿瘤开始侵犯邻近组织如十二指肠、胆总管或门静脉,但尚未累及腹腔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ⅡA期),或存在1-3个区域淋巴结转移(ⅡB期)。此时需联合血管重建手术,术后需辅助放化疗。
4、Ⅲ期
肿瘤广泛侵犯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等大血管,或存在大于等于4个淋巴结转移。患者常出现严重腹痛、黄疸及体重下降。多采用新辅助化疗缩小肿瘤后评估手术可能性,或行姑息性胆肠吻合术缓解症状。
5、Ⅳ期
肿瘤发生肝、肺、腹膜等远处转移。典型表现为恶病质、持续性疼痛和肝功能异常。治疗以全身化疗(如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和最佳支持治疗为主,中位生存期约6-12个月。
建议确诊患者尽早进行增强CT、PET-CT等全面检查明确分期,由多学科团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定期监测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变化有助于动态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