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疼痛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如运动过度,也可能与感染性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等病理性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运动过度
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肌肉乳酸堆积或肌纤维轻微损伤,从而引发酸痛感。这种疼痛通常在运动后24-48小时出现,伴随肌肉僵硬、乏力等症状。可通过局部热敷、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等外用药物缓解。
2、感染性疾病
流行性感冒、登革热等病毒感染可能引发全身肌肉酸痛,通常伴随发热、乏力等症状。细菌感染如化脓性肌炎可出现局部红肿热痛。治疗需针对原发病,流感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细菌感染者需用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
3、风湿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等疾病可能累及肌肉组织,表现为晨僵、对称性关节肿痛伴肌肉压痛。需通过免疫抑制剂治疗,如甲氨蝶呤片配合泼尼松片,辅以康复训练改善功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能出现腰背肌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控制炎症。
若排除运动因素后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发热、皮疹、关节肿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风湿免疫科或感染科。日常应注意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拉伸,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病理性肌肉疼痛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特别是出现肌无力、尿色改变等横纹肌溶解征兆时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