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胆囊切除后有哪些影响

朱湘南 普外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三甲

胆囊切除后可能对消化功能、胆汁代谢等方面产生影响,常见的影响包括消化功能减弱、反流性食管炎、胆总管结石以及术后并发症等。具体表现因人而异,建议术后定期复查。

1、消化功能减弱

胆囊负责储存和浓缩胆汁,切除后肝脏分泌的胆汁直接排入肠道。进食高脂肪食物时,缺乏浓缩胆汁可能导致脂肪消化吸收不良,出现腹胀、腹泻或大便油腻等症状。患者需减少肥肉、油炸食品等摄入。

2、反流性食管炎

胆囊缺失可能影响胆汁排泄节律,部分患者会出现胆汁反流至胃或食管的情况。长期反流刺激可引发反酸、烧心、咽喉异物感等症状,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治疗。

3、胆总管结石

约5%-15%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胆总管代偿性扩张,胆汁持续流入肠道易沉淀形成结石。典型表现为右上腹绞痛、黄疸,可通过超声检查发现,必要时需行内镜取石或二次手术。

4、术后并发症

短期可能出现切口感染、腹腔出血或胆瘘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8%。术后需观察体温、切口渗液情况,出现持续发热或剧烈腹痛应及时就医处理。

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应保持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g以下,优先选择鱼肉、橄榄油等易消化脂肪。术后3-6个月建议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长期随访中若出现持续消化不良或腹痛,需考虑进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等深入检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