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由异常威胁或灾难性事件引发的精神疾病,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患者通常在经历或目睹重大创伤后出现长期心理和生理异常反应,可能对日常生活造成显著影响。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包括反复出现创伤性记忆闪回、持续性的回避行为以及情绪认知改变。患者会不自主地回忆起创伤事件细节,产生强烈的生理应激反应,同时刻意回避与创伤相关的人事物。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情感麻木、负罪感或自杀倾向,伴有入睡困难、易激惹等过度警觉表现。这种情况若持续超过1个月,且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则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致病因素涉及遗传易感性、神经内分泌失调以及社会支持系统薄弱等多重机制,常见于战争幸存者、事故受害者或暴力侵害经历者。
建议存在相关症状者及时至精神科或心理门诊就诊,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眼动脱敏再处理等专业心理治疗进行干预。在医生指导下可配合使用舍曲林、帕罗西汀等抗抑郁药物。日常生活中可通过正念训练、规律运动等方式调节压力反应,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网络有助于促进康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