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属于精神科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患者存在脱离现实的病态歪曲信念。这类信念与事实不符,且难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纠正,患者往往对此坚信不疑。
妄想属于思维内容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等疾病中较为常见。患者可能产生被害妄想,坚信有人跟踪、投毒或监视自己;或出现夸大妄想,认为自己拥有超能力、巨额财富;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关系妄想,将周围无关事物错误地关联到自己身上。与正常人的错误认知不同,妄想内容往往荒谬离奇且持续存在,患者会围绕妄想内容产生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若出现妄想症状,建议尽早就诊于精神心理科,通过专业的精神检查、心理评估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方案需根据具体病因制定,可能涉及抗精神病药物、心境稳定剂等药物治疗,配合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精神刺激,家属需加强监护防止患者因妄想引发危险行为,切勿自行停药或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