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的分级一般依据超声检查结果,通常采用TI-RADS分类系统,分为1级到5级,级别越高恶性风险越大。具体分级标准需结合结节的形态、边界、回声及血流等特征综合判断。
1、1级:甲状腺检查未见结节,属于正常甲状腺组织,无需特殊处理,定期随访即可。
2、2级:良性结节,超声表现为囊性结构或单纯性囊肿,边缘清晰,无血流信号。此类结节恶性概率低于2%,通常建议每年复查一次。
3、3级:可能良性结节,表现为等回声或高回声,边缘较规则,无微钙化。恶性风险约2%-5%,建议6-12个月复查超声观察变化。
4、4级:可疑恶性结节,分为4A、4B、4C三个亚类。4A级(低度可疑)恶性率5%-10%,4B级(中度可疑)恶性率10%-50%,4C级(高度可疑)恶性率50%-85%。此类结节多伴有边缘模糊、微钙化、纵横比大于1等特征,需进行细针穿刺活检明确性质。
5、5级:高度恶性结节,超声显示明显恶性特征如分叶状、砂砾样钙化、突破包膜等,恶性风险85%-100%,需尽快手术切除并进行病理诊断。
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应根据分级遵医嘱处理,2-3级定期复查,4级以上需结合穿刺或手术明确诊断。日常避免颈部压迫,保持均衡饮食,若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