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睡眠障碍的药物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两种类型,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常见的药物有褪黑素、佐匹克隆片、右佐匹克隆片、艾司唑仑片、安神补脑液等,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因和症状选择。
1、褪黑素
褪黑素是人体自然分泌的激素,常用于调节昼夜节律紊乱导致的失眠,如时差或倒班引起的睡眠障碍。其通过模拟体内褪黑素分泌节律,帮助缩短入睡时间。但长期使用可能影响自身激素分泌,建议短期使用。
2、苯二氮䓬类药物
包括艾司唑仑片、阿普唑仑片等,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神经传递抑制中枢神经活动,适用于短期严重失眠。此类药物存在依赖性风险,连续使用不宜超过4周,老年患者需警惕肌肉松弛导致的跌倒风险。
3、非苯二氮䓬类药物
如右佐匹克隆片、佐匹克隆片等新型镇静药,作用机制与苯二氮䓬类相似但选择性更高,成瘾性相对较低。适用于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障碍,需注意可能引起口苦等消化道反应。
4、中成药制剂
安神补脑液、乌灵胶囊等中药通过补肾健脑、养心安神改善睡眠,适用于心肾不交、气血两虚等证型。需辨证使用,脾胃虚弱者应注意乌灵胶囊的服用禁忌。
5、抗抑郁药物
米氮平片、曲唑酮片等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适用于伴随焦虑抑郁情绪的慢性失眠患者。这类药物需严格遵医嘱服用,突然停药可能引发撤药反应。
出现睡眠障碍时,建议先通过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改善。若持续存在入睡困难、早醒等症状,应及时到神经内科或睡眠专科就诊。用药期间需定期复诊评估疗效,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混合使用多种助眠药物,特别是苯二氮䓬类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