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逐渐减轻可能与生理性原因有关,也可能由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消化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等病理性因素引起,需及时排查具体诱因。
1、生理性原因
若日常饮食摄入不足或运动消耗过大,可能导致热量负平衡,引起体重下降。例如长期节食、高强度锻炼等情况,可能伴随乏力、易疲劳等表现,调整饮食和运动习惯后通常可改善。
2、糖尿病
患者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抵抗,导致葡萄糖无法被利用,身体转而分解脂肪供能,可能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但体重下降的典型症状。一般需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胰岛素注射液等药物控制血糖。
3、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新陈代谢,引起异常消瘦,常伴有心悸、手抖、怕热等症状。临床常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普萘洛尔片等药物进行抗甲状腺治疗。
4、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肠炎、克罗恩病等疾病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导致体重降低,多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等药物改善消化功能。
5、恶性肿瘤
某些癌症如胃癌、胰腺癌等消耗性疾病的晚期,可能出现进行性消瘦,常伴随长期低热、局部包块或出血倾向。需通过病理活检明确诊断,并采取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若近期未刻意减重但体重持续下降超过基础体重的10%,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尽早就诊内分泌科、消化内科等科室,完善血糖检测、甲状腺功能、胃肠镜、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明确病因后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