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是一种由免疫异常反应介导的皮肤小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血管壁的炎性损伤。该病通常与感染、药物过敏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属于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的血管炎性病变。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发病机制涉及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沉积,激活补体系统并吸引炎性细胞浸润,导致血管壁损伤和血液外渗。常见诱因包括链球菌感染、某些抗生素或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典型临床表现包括下肢对称性紫癜样皮疹、疼痛性皮下结节、溃疡形成,严重时可伴有关节痛或发热。诊断需结合皮肤活检显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改变,以及血液检测中补体水平下降等实验室依据。
患者确诊后应及时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配合芦丁片改善血管通透性。日常需避免久站、穿着宽松衣物减少皮肤摩擦,注意观察皮损变化。若出现新发皮疹或症状加重,建议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切勿自行使用偏方处理皮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