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可能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其常见的危害主要包括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免疫力下降以及器官毒性等,需密切监测并积极处理。
1、骨髓抑制
化疗药物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红细胞或血小板减少,表现为感染、贫血、出血倾向等症状。此时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药物干预。
2、消化道反应
化疗可能刺激胃肠道黏膜,引发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等反应。临床常通过昂丹司琼片、甲氧氯普胺片等止吐药物缓解症状,同时建议少食多餐以减轻不适。
3、脱发
化疗药物会影响毛囊细胞代谢,导致头发、眉毛等体毛脱落。通常在治疗结束后3-6个月会逐渐再生,治疗期间可选择佩戴假发或帽子改善外观。
4、免疫力下降
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及淋巴细胞减少会削弱免疫功能,增加细菌、病毒等感染风险。患者需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出现发热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5、器官毒性
部分化疗药物可能对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伤,如多柔比星易引发心肌毒性,顺铂可能导致肾功能异常。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指标。
化疗期间患者应保持充足营养摄入,避免生冷食物。若出现口腔溃疡、四肢麻木等不良反应,需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多数毒副作用在治疗结束后可逐渐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