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膜性肾炎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膜性肾炎是一种以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为主要特征的肾小球疾病,属于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类型。其发生主要与免疫复合物沉积相关,导致基底膜结构异常和蛋白尿。

患者早期常出现下肢或眼睑水肿,尿液中出现大量泡沫且久置不消,部分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典型肾病综合征表现,严重时可发展至肾功能不全。

病理机制涉及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等自身抗体产生,这些抗体会攻击足细胞表面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基底膜外侧。这种沉积引发补体激活,导致足细胞损伤和基底膜增厚,最终影响肾小球滤过功能。

诊断需结合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检测及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检查,确诊需通过肾穿刺活检观察到特征性的基底膜钉突样改变。影像学检查如肾脏B超可辅助评估肾脏形态变化。

日常管理应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3-5克。定期监测血压、尿蛋白和肾功能指标,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对于合并高血压患者,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