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出血可能是由先兆流产、异位妊娠、胎盘问题、宫颈病变或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若出血伴随腹痛或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先兆流产
孕早期出血可能因胚胎着床不稳或孕酮不足导致,常伴有轻微下腹坠胀。此时需卧床休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或固肾安胎丸等药物进行保胎治疗,多数孕妇经规范治疗后症状可缓解。
2、异位妊娠
受精卵在输卵管等宫腔外着床时,可能引起少量阴道出血伴单侧下腹撕裂样疼痛。需通过B超和血HCG检测确诊,确诊后需立即进行甲氨蝶呤药物治疗或腹腔镜手术治疗,延误处理可能危及生命。
3、胎盘问题
孕中晚期出血可能与胎盘前置状态有关,表现为无痛性反复出血。若发生胎盘早剥,会出现剧烈腹痛伴暗红色出血。这两种情况均需住院观察,必要时使用硫酸镁注射液抑制宫缩,严重时需提前终止妊娠。
4、宫颈病变
宫颈息肉、宫颈糜烂或宫颈癌前病变可能在孕期中因宫颈血管暴露引发接触性出血。孕期通常采用保守观察,分娩后可进行息肉摘除术或LEEP刀治疗,急性宫颈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等B类抗生素。
孕期出血无论出血量多少都需立即就诊,通过超声检查、阴道镜检等明确病因。切忌自行服用止血药物或保胎药,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按医嘱定期复查血HCG和孕酮水平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