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病因涉及多因素相互作用,通常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相关。这些原因可能单独或共同作用,导致情绪调节功能异常。
1、生理因素
大脑神经递质失衡是抑郁症的重要生物学基础,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化学物质水平异常会影响情绪稳定性。部分患者存在遗传倾向,直系亲属患病史可能增加发病风险,但并非绝对遗传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慢性疼痛等躯体疾病也可能诱发抑郁状态。
2、心理因素
性格特质如过度追求完美、敏感多虑等易感性格,在遭遇挫折时更易产生消极认知模式。长期存在自卑、无助等负性心理体验,可能逐步发展成持久的情绪低落。童年创伤经历或未解决的心理冲突,也可能成为潜在诱因。
3、社会因素
重大生活事件如失业、丧亲、婚姻破裂等应激源,可能超出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持续的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压力等慢性应激,会逐步消耗心理资源。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个体,在应对困境时更容易陷入情绪困境。
若持续两周以上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核心症状,建议尽早就诊精神心理科。通过专业心理评估、生理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后,可遵医嘱进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等综合干预。早期规范治疗能有效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