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虚是中医术语,指人体内气和血不足的状态,常表现为脏腑功能减退、机体失养。该情况多与先天不足、久病消耗、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调理。
1、症状表现
气血虚患者可能出现乏力、气短、自汗等气虚症状,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血虚症状。女性可能出现月经量少或经期延迟,部分患者存在手脚发凉、食欲减退等现象。
2、常见原因
长期饮食不规律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或存在慢性失血性疾病如月经过多、消化道出血等,均可能引发气血虚。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或重大手术后身体未恢复时,也可能损耗气血。
3、调理方法
日常可适量食用红枣、山药、龙眼肉等补益食材,避免生冷寒凉食物。中医治疗常采用八珍汤、归脾汤等方剂加减,需由医师根据体质辨证开方。适度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有助于气血运行。
出现明显气血虚症状时应及时到中医科就诊,通过脉诊、舌诊等辨证分析具体证型。避免自行服用滋补类药物,孕妇、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调理,同时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