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属于乙类传染性疾病,同时也是性传播疾病的一种。该病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以及血液途径传播,具有病程长、症状复杂的特点,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
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后,会经历一期、二期、三期等不同阶段,各期临床表现差异显著。早期表现为硬下疳、淋巴结肿大等局部症状,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神经梅毒、心血管梅毒等严重并发症。该病被纳入法定报告传染病管理系统,医疗机构发现病例后需在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以利于疫情监控和防控措施实施。
日常预防梅毒需加强性健康管理,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显著降低传播风险。确诊患者应严格遵循早期、足量、规范的治疗原则,其性伴侣需同步接受检测和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接触,完成疗程后定期进行血清学随访监测,直至医生确认临床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