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肾活检以及其他相关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1、血液检查
通过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评估肾功能,肌酐升高提示肾脏滤过功能受损。同时需观察电解质(如血钾、血钙)及酸碱平衡,尿毒症患者常出现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此外,血红蛋白水平可反映是否合并肾性贫血。
2、尿液检查
分析尿液中蛋白质、红细胞、管型等成分。尿毒症患者可能出现蛋白尿、血尿,尿沉渣中可见蜡样管型。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有助于评估肾脏损伤程度。
3、影像学检查
肾脏超声或CT可观察肾脏形态及大小,晚期尿毒症患者常表现为双肾萎缩、皮质变薄。多普勒超声还能评估肾动脉血流情况,排除血管性病变。
4、肾活检
通过穿刺获取肾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病因,但晚期肾脏萎缩时通常不建议进行。
5、其他检查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是诊断核心指标,eGFR小于15ml/min/1.73m²可确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检测可评估继发性甲旁亢,心血管评估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等。
出现水肿、乏力、尿量减少等症状时,需及时到肾内科就诊。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透析或肾移植治疗方案,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控制血压、血糖及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