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口腔颌面部畸形,主要表现为上唇组织在胎儿发育过程中未能完全闭合。该疾病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孕期营养不良等有关,通常需要手术修复。
1、病因
唇裂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遗传因素约占20%-30%。若父母一方患病,子女患病风险增加3%-5%。孕期吸烟、饮酒、服用抗癫痫药物或叶酸缺乏均可能干扰胚胎面部发育。风疹病毒等感染也可能导致腭部融合异常。
2、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为上唇单侧或双侧裂开,可伴牙槽突裂或腭裂。约46%患者合并腭裂,15%存在鼻部畸形。新生儿可能出现吸吮困难,约30%伴有听力障碍。部分病例会伴随先天性心脏病或四肢畸形。
3、治疗方法
首选外科修复手术,单侧唇裂多在3-6月龄进行,双侧可推迟至6-12月龄。术后需语言训练改善发音,约60%患者需二次修复。正畸治疗从混合牙列期开始,成年后可行鼻唇畸形矫正。孕期补充叶酸可使发病率降低40%。
发现新生儿存在唇部畸形时,建议尽早就诊口腔颌面外科。喂养时应选择特殊奶瓶,保持切口清洁。定期进行听力筛查和语言评估,学龄前完成语音矫正可获得更好预后。避免孕期接触致畸因素对预防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