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继发性肺结核是如何得的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继发性肺结核通常是由于体内潜伏的结核杆菌重新活动,或再次感染结核杆菌所致。常见原因包括内源性复燃、外源性再感染以及免疫力低下等,需结合具体病情分析。

1、内源性复燃

初次感染结核杆菌后,若未彻底治愈,细菌可能在肺内形成潜伏病灶。当人体因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因素导致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结核杆菌会重新活跃并大量繁殖,破坏肺组织引发病变。患者可能出现咳嗽、低热、盗汗等症状,一般需遵医嘱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治疗。

2、外源性再感染

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时,可能通过飞沫吸入再次感染结核杆菌。这种外源性感染的细菌毒力较强,可直接在肺部形成新的结核病灶。此类患者除规范使用乙胺丁醇片、链霉素注射液等药物外,还需注意隔离防护,避免传染他人。

3、免疫力低下

艾滋病、糖尿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因免疫系统功能受损,更易发生继发性肺结核。这类患者除抗结核治疗外,还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调整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并加强营养支持改善体质。

若出现持续咳嗽、痰中带血、体重下降等症状,建议及时到感染科或呼吸科就诊。通过痰培养、胸部CT等检查明确诊断后,应严格遵循早期、联合、规律、全程的治疗原则,避免擅自停药导致耐药性产生。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